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8-01-25    浏览:

临汾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我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为方向,突出抓好耕地建设、节水保墒、良种应用、农技集成、农机配套和绿色循环六项工程,走出一条具有临汾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道路,把我市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引领区。
  (二)发展思路
  我市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市,旱作区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丘陵沟壑区,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旱作区植被稀疏、地形起伏、生态环境脆弱,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现代农业发展难度大,多数年份,除春旱外,伏旱、秋旱也时有发生。针对我市少雨缺水的市情特点,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实施以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轮作养地、保持水土为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对我市特色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规划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规划
  继续推进西山以水果、杂粮为主,东山以中药材、杂粮为主,沿汾河平川县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以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为中心的城郊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促进特色有机旱作农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集成一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模式,创建一批优质特色品牌。
  1.西山区域。重点布局优质苹果、玉露香梨、红枣、西瓜、葡萄、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着重解决土壤侵蚀、肥力低下、耕作粗放、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等问题。大力培育隰县玉露香、吉县苹果等一批优质区域品牌。
  2.东山区域。重点布局以连翘、黄芩等道地中药材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和以谷子、苦荞、核桃等为主的特色产业。着重解决耕地土层薄、中低产田多、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低等问题。大力培育安泽连翘、翼城有机小米等优质区域品牌。
  3.沿汾河平川区域。重点布局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优质水果以及优质高效粮食产业。着重解决基础设施落后、农药与化肥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打造优质粮、果、菜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
  4.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城郊区域。重点布局以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城郊农业。着重解决水土资源过度消耗、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将城郊打造成为农业物流信息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和观光休闲目的地。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绿色有机农产品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立起具有临汾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和服务体系。具体指标:全市耕地地力提高0.2个等级;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以上;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达到95%;农作物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4%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40%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年均增幅35%以上,力争达到11万亩以上;打造10个有机封闭示范区。
  三、重点工程
  (一)耕地建设工程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守住707.42万亩耕地和589.65万亩基本农田红线。加强统筹规划,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田整地、建设水平梯田、筑坝排洪、整修地埂、农田防护、整修田间路、加厚土层等措施,提升土壤蓄水蓄肥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55万亩。(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水利局、市农委)
  2.积极培肥地力。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培肥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果菜优势产区有机肥替代化肥30%以上。(市农委)
  (二)节水保墒工程
  3.建设集雨补灌和节水设施。加大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善旱井、旱窖、蓄水池、人字闸等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有效集蓄降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建设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和配套工程。加强以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微灌为主的节水工程建设。到202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
  4.健全节水管理措施和机制。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推广防蚀固土蓄水、秸秆地膜覆盖保墒、生物节水、沟垄种植、免耕少耕、深翻深松等技术措施,增强抗旱节水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机局、市农委)
  (三)良种应用工程
  5.加快新品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抗旱节水、适合机械化、抗病抗逆、省肥省药的资源节约型新品种。到2020年,全市选育出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甘薯、花生等抗旱节水新品种15个,引进筛选抗旱节水新品种30个,建立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0.5万亩。(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市农委)
  6.创新现代种业发展机制。支持现代种业企业发展,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扶持科研育种、生产基地等基础建设,引导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合作、项目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商业化育种,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市农委、市科技局)
  (四)农技集成工程
  7.加强有机旱作新农艺的试验研究。立足市情,开发资源节约、绿色增产、质量安全的有机旱作新技术。深挖传统技术精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力量,广泛开展有机旱作新农艺探索研究、试验、示范。(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8.示范推广先进适用农艺。示范推广间作套作、生物覆盖、地膜覆盖,以及探墒沟播、机播、穴播、起垄栽培、节水灌溉等适宜技术。到2020年,先进适宜农艺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400万亩。(市农委)
  (五)农机配套工程
  9.开发引进改良农机装备。坚持开发、引进、改良相结合,完善多方协作、共同发展的研发创新机制。推广适应平川区、丘陵山区的大型复式机具和经济耐用、环保低耗的小型机具。推进农机信息化发展,建设临汾市智慧农机云平台,实现农机定位耕播、变量施肥、收获、植保等旱作农业的精准化作业。(市农机局、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10.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在杂粮、林果、蔬菜、中药材、休闲等产业优势区域建设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区,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的示范应用,着力推动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推进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乡村、农机化示范社场户工作,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可机械作业旱地普及应用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市农机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六)绿色循环工程
  11.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积极支持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积极推进农田残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回收网络和加工体系。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用残膜回收试点区回收利用率达到80%。(市农委、市畜牧兽医局)
  12.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配方施肥替代习惯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三替代两培育”措施。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和新型植保机械,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市农委、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13.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和休耕轮作制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推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生态严重退化地区逐步开展休耕试点,积极开展耕地轮作技术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畜牧兽医局)
  14.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扶持一批农牧循环示范区。发展“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粮、林菜等高效林业产业。(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市政府成立临汾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政府金融办、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局等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部门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市直有关部门)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扶持。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新增设立有机旱作农业任务清单。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创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良种繁育、增施有机肥等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加大对有机旱作农业投入。推动农业政策保险提标扩面增品,逐步将杂粮、鲜干果、蔬菜、草食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纳入市级政策性保险范围。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市财政局、市金融事务服务中心)
  (三)强化示范带动。启动有机旱作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创建,突出特色产业有机封闭示范典型创建,打造一批以村、乡或新型经营主体为单元,区域稳定、技术成熟、生产规范、有注册品牌的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示范基地创建,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抓好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永和红枣、翼城小米等区域品牌建设。(市农委、市质量监督局、市商务局、市畜牧兽医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四)强化宣传培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12316平台等各种传媒,广泛宣传有机旱作农业政策、理念、技术和模式。针对市、县、乡各层级政府部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等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观摩,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各级政府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市直有关部门)
  附件:

  1.临汾市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

  2.临汾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临汾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临汾市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

2018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我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全面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进程,特制定2018年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2018年力争实现全市耕地地力提高0.1个等级,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全市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达到85%,农作物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3.5%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33%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力争增加35%以上,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封闭区建设确定并扎实起步。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耕地质量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从严管控核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守住707.42万亩耕地和589.65万亩基本农田红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平田整地、小型水利、田间灌排、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田间道路与土壤改良等工程,2018年完成建设任务28万亩。强化地力培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40万亩,在3个果、菜优势县建设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要内容的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示范区2万亩,在水果、中药材优势区实施园地沃土示范工程2万亩。(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市水利局、市农委)
  (二)集约农水资源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适地筑坝,建设完善旱井、旱窖、蓄水池、人字闸等小型集雨、蓄水设施,集蓄降水,旱季提水灌溉农田,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重点发展末级渠系工程;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积极发展田间管道及喷微灌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0.3万亩。(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
  (三)选育旱作良种
  大力开展临汾不同生态区优势作物抗旱、抗逆及功能性种质资源创新,开展基因技术、杂种优势技术的应用开发,选育谷子、杂豆、花生、玉米、小麦等抗旱节水优势作物专用新品种5个。引进试验各类农作物品种50个以上,筛选抗旱节水品种20个以上。建设抗旱节水新品种展示基地600亩。(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市农委)
  (四)创新旱作农艺
  加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替代产品应用,麦豆、麦谷等间套复播节肥节水高效模式、雨养高效技术、生物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机艺一体化技术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应用,种养业与农业生态平衡共赢模式等有机旱作新农艺、新模式的试验示范。2018年示范推广面积120万亩次。(市科技局、市农委、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五)推进农机配套
重点在杂粮机械收获、烘干、旱作谷物播种复式作业、有机肥抛施、谷物探墒保苗播种、旱作蔬菜移栽等方面开展科研与攻关。加快临汾市智慧农机云平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安装监控终端400台,实现农机深松作业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开展有机旱作机械化作业。实施农机深松整地72万亩,积极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机械植保防治等有机旱作机械化生产技术。2018年创建农机化综合示范县3个、示范乡9个、示范村15个。(市农机局、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六)促进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集中处理中心。2018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继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地膜回收利用试点,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试点县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配方施肥替代习惯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的“三替代”措施,2018年农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0.4%以下。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推广新型施药器械,到2018年农药使用量增幅控制在2%以内。实施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积极推动全市25度以上坡耕地非基本农田和调减耕地保护指标的25度以上坡耕地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引导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实现农牧循环发展,带动形成一批种养结合的典型模式。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重点发展2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以林药、林菌为主的林下经济种植0.5万亩。(市农委、市农机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林业局)
  (七)优化农业结构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稳定小麦面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杂粮和薯类面积”思路,继续推进西山以水果、杂粮为主,东山以中药材、杂粮为主,沿汾河平川县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以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为中心的城郊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2018年籽粒玉米调减10万亩以上。(市农委)
  (八)培育优质品牌
围绕我市有机旱作农业要求,逐步形成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市、县规范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加快“三品一标”认证,2018年发展“三品”8个,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33%以上。组织优质产品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网上行、丝路行”活动,支持有条件的特产农作物品牌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山西老字号”,打造有机旱作农业优质区域品牌。(市农委、市质量监督局、市商务局)
  (九)加快体制创新
  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则。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深入开展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托管、专业服务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各种专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实施“千园万村减肥增效+功能农业”示范项目。2018年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4个,扶持病虫专业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个,新增农机合作社5个、机械化家庭农场2个、农机大户10个。(市农委、市农机局)
  (十)打造旱作典型
  启动有机旱作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创建。突出特色产业有机封闭示范典型创建,完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大力开展区域优质品牌创建,2018年在全市创建5个以村、乡或新型经营主体为单元,符合有稳定区域、有成熟技术、有生产标准、有注册品牌的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在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力争实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突破、在提质增效上有突破、在品牌创建上有突破。(市农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紧密协作,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化措施落实,确保任务完成。各县﹙市、区﹚均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有机旱作农业统一组织,搞好服务,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直有关部门)
  (二)强化政策支持。在现有预算基础上统筹安排资金支持有机旱作农业,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新增设立有机旱作农业任务清单,将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建设列入任务清单。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缓解农业融资难问题。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增强有机旱作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市财政局、市金融事务服务中心)
  (三)加强宣传培训。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12316平台等各种传媒,抓好有机旱作农业政策、理念、技术和模式宣传。针对市县乡各层级政府部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等开展专题培训,把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专项培训的重要内容。(市直有关部门)


附件2


临汾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王 兵 副市长
  副组长:吴茂林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
      王晓民 市农委主任
      刘继东 市政府机关党委书记
  成 员:畅红娟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毛伶秀 市财政局副调研员
      程丙春 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
      晋洪爱 市水利局副局长
      杨宝灵 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吴江平 市农委副主任
      莫 华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副调研员
      刘 斌 市科技局副局长
      高建军 市商务局副局长
      丁 旭 市质监局总工程师
      张林平 市金融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杨学敏 市农机局副局长
      李炫均 市畜牧兽医局副调研员
      张建诚 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
      张福生 临汾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实施意见、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办公室主任:王晓民(兼)。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月25日印发


校对:刘化彬(市农委)                 共印180份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襄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管理:临汾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23000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3202000002号